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扶贫干部痛骂贫困户

    信息发布者:zhanghui123
    2019-10-29 08:57:18   转载

    近日,一条名为“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‘骂’贫困户”的内容在自媒体和朋友圈刷屏。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记者看过视频后认为,说“骂”有点过了,这位扶贫工作者其实是在教育贫困户,她虽然情绪激动,却说出了一些实在的道理。小编根据视频内容整理了该扶贫工作者讲话,内容大致如下:

    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,以前吃不饱、穿不暖。现在政策越来越好,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,老了有养老保险、病了有医疗保险、日子过不下去了还有低保,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,你们想一想,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。

    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,不是伸手要来的,不在家中翘着脚等来的。你看看那些开车、住洋房的人家,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的,不都靠自己双手。

    扶贫,就是贫困了就帮一把,牵着你走一步。想想你们任何一家,享受的政策低于10万的,我一点都不信,除了补助给你们修房子的4-5万,你们还享受着各种保险、耕地补贴、免税政策。如果不是国家政策,灯会不会亮、路会不会通、房子能不能盖起来?

    网友热评:

    @冲锋号:这样的扶贫工作队员才是心向国家,服务人民,敢讲真话,讲实话的好干部。向她致敬!

    @胡:标题不对,应该改改,她这样是教育不是骂。扶贫得扶志,要让贫困户懂得感恩,要让他们觉得当了贫困户不光荣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要有钱称呼无所谓,真的很需要这样的人多站出来,让好吃懒做、等靠要的贫困户无地自容。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@凡星:希望乡亲们明白:哪怕得到的再少,扶持自己的钱都不是无限度印出来的,而是在默默奉献的那部分人苦了集中起来的。

    @风清云飘:说得好,幸福生活不是等靠要得来的,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的!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云南

    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

    集边疆、民族、山区、贫困于一身

    脱贫任务十分艰巨

    人穷不能志短,扶贫先要扶志,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基础。前些年,少数地方的农民为“评上”贫困户争得不可开交,一旦当上就不愿摘帽。

    给贫困户做一下简单分类,便不难发现,除了老弱病残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、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人,剩下的主要就是脱贫能力匮乏、脱贫志气不坚的人。其中却也有少数“张嘴谈条件,伸手要好处”的“懒汉”,有的汲汲于眼前的蝇头小利,有的甘于长期贫困。

    2018年8月公布的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》再次强调,要开展扶贫扶志行动,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。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、无脱贫志气的贫困户,做好思想引导、克服思想惰性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前提。

    只有当贫困人口意识到通过劳动摆脱贫困的可能、尝到了脱贫致富的甜头,调动扶贫意愿、靠自身努力摆脱长期贫困才会成为可能。

    从最初的“党员干、群众看”

    逐步转变为党员群众一起干

    在脱贫这条路上

    云南各族干部群众

    共同谱写了许多真实感人的故事

    “西畴精神” 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

    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木者村,是一个藏在山窝里、贴在石壁上的村庄,找不到一块大过1亩的平地,村民靠石缝中稀稀疏疏种出的那点玉米根本填不饱肚子。

    地上没有路,劈山开道

    山上没有树,封山造林

    生火没有柴,建沼气池

    家中无照明,架线通电

    屋里没粮食,搬石造地

    他们用錾子、铁锤、铁钎、锄头,在石旮旯里开垦出了600多亩保土、保水、保肥的台地,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,产量竟是以前的4倍,家家户户堆满金灿灿的玉米,有的人家的房梁都被大串大串的玉米棒子坠断了,常年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出了名的“口袋村”,摇身一变成了卖粮村。

    毕怀忠:单腿战贫困 自力更生拔穷根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因打针伤到坐骨神经而落下终身残疾的毕怀忠,18岁起利用家中荒山头进行生态土鸡养殖。

    在想方设法解决了不通水、不通电、不通路的困境后,毕怀忠养殖的鸡又遭受过综合病毒感染。面对困境,毕怀忠没有怨天尤人,而是外出学习技术。

    回到家,毕怀忠东拼西凑,一边养鸡一边种树,在山上种植冬桃、甜杏、核桃等果树。同时,摸索出土鸡常见疾病的诊治及防疫技术。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毕怀忠山林放养土鸡的品质远近闻名。鸡还没养大,就被顾客预订一空。

    毕怀忠在带动村民养殖致富的同时,还引导村里和邻村的残疾朋友一起自力更生,为家庭减负。他把鸡苗脱瘟后按成本价给农户饲养,负责技术、回收、销售,不赚农户一分钱。

    2011年,毕怀忠成立怀银农家土鸡养殖、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成员共10户,其中残疾半残疾家庭4户,总投资120万元,拥有养殖基地120亩,果树40亩。2015年,合作社销售额达100多万元,毕怀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、带富能手。

    杨恒荣:自强努力 光荣脱贫

    云南一扶贫工作者“骂”贫困户,却意外获赞无数

    盈江县盏西镇双龙村委会荒田村村民杨恒荣是家里的长子,为了照顾父母、供弟妹读书,他没有外出打工,而是选择了在家里务农,是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
    为了摘掉“贫困户”这顶帽子,他先后尝试了番茄、核桃种植,尝试养过豪猪……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。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致富的路子。通过收购野生核桃用于榨油,不仅自己赚了钱,还带动周边农户增收。

    “除了自己努力外,我们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。”杨恒荣介绍,政府扶持5万元的扶贫贷款,可以滚动发展,在三峡集团的帮助下,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产业帮扶资金。

    通过自身努力,杨恒荣已于2017年已经脱贫。

    “扶贫先扶志”

    帮扶只是外因

    内因起作用才能实现持续脱贫

    如果贫困人群本身

    没有做好脱贫的准备

    政府的帮助功效将会大打折扣

    只有他们积极向上

    拥有要不屈不挠地改变命运的志向

    扶贫工作才会事半功倍

    乡村振兴才有坚实的基础

    扫描二维码免费申请本村网站站长

    22785.png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