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网通总站 张家村 468214.nync.com 欢迎您!
4月26日,雨后初晴,伴着和煦的春风,“淅川新媒体扶贫一线采风”活动正式启动。来自丹江湖、掌上淅川、淅川人淅川事、淅川门户网、淅川林业、丹微观淅川等新媒体平台的采编人员共二十余人,深入老城、大石桥、滔河、上集等乡镇的扶贫一线,了解扶贫产业,参观扶贫项目,访谈干部群众,记录扶贫成就。
扶贫攻坚开展以来,淅川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县一号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,通过产业扶持、易地搬迁、社会帮扶等举措,引导帮扶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,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。为见证和感受扶贫工作,宣传扶贫工作取得的可喜成就,展现干部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,淅川县网信办组织举行了此次“新媒体扶贫一线采风”活动。
一座座整齐的蔬菜大棚、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种植园区……走进老城镇大棚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,嗅入鼻中的是一阵芬芳……西红柿、黄瓜、茄子、芹菜、葡萄、火龙果、西瓜在大棚中绿意盎然,樱花、海棠、月季在田埂地头上争奇斗艳,采风团的成员们无不流连忘返于这一派田园美景。
据负责人介绍,该基地规划占地300亩,投资1300余万,包括260个高温智能大棚的瓜果蔬菜,目前已带动周边七里、秧地沟、穆山三个贫困村100余人就业。2018年全部建成后,将安排转移劳动就业200余人,群众年收入有望增加5000元以上。大棚基地的发展,还将辐射带动周边村规模化发展蔬菜产业。随着生态农业的壮大,也将吸引游客前来赏花观景,带动旅游、观光、采摘、服务业的发展,让周边群众增收致富,早日迈入小康生活。
田园风光惹人醉,安置小区景色新。在大石桥乡郭家渠安置点,建筑工地上一派火热的场景,与上一站大棚基地的田园景色交相辉映。
大石桥乡郭家渠村是个典型的丹江口库区沿边山村,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之一,位置偏僻、资源匮乏、山多地少、交通条件差、群众居住分散。在部分移民外迁后,该村现有人口122户537人,这其中,就有贫困户110户388人。该村三分之一区域为砂岩与泥岩褶皱构造,是泥石流、滑坡体等地质灾害多发区,群众居住条件极差。
面对这种困境,大石桥乡党委政府的思路是通过多个项目捆绑融合,对该村贫困户实行异地搬迁,总投资达4000万元。其中,市县移民避险解困项目争取资金3000万,县乡扶贫部门争取异地搬迁项目1000万,计划完成122套建房项目、基础设施配套项目、公益设施配套项目以及后期生产安置项目,并结合袋料香菇、特色林果、农家乐旅游等产业,带动群众脱贫致富。
该村73岁的贫困户王贺年老人看着拔地而起的楼房显得异常高兴,他说:“老家那边出行十分不便,一下雨我们基本就被困在村子里了,房子都是土坯房,居住条件也差。现在党和政府给咱盖了这新房,路也修得好走了,我们对脱贫更有信心了!”
一袋袋装放整齐的食用菌,一间间整齐的厂房,在滔河乡绿地食用菌产业孵化园,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劳作着,这些工人都是来自周边乡村的贫困户。
“我们通过公司+基地+农户模式,实现了滔河乡新集镇易地扶贫安置区31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。”该园区的负责人介绍说。
位于滔河乡白亭村的绿地食用菌产业孵化园,占地200亩,投资5000万,先后建成了9万平米钢架遮阳大棚、技术培训中心、菌种研发中心、珍稀菌类展示中心、菌棒制作车间等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市场拉动、科技支撑、农户参与”的理念,与河南省农科院、河南农大等科研机构合作,共同进行食用菌的科研和商业化运作。围绕产业扶贫,公司与政府、贫困户自愿协商达成协议,探索出“资金托管+小额贷款”、“资金托管+就业”、“资金托管+合作种植”等合作方式,解决了310户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问题,年增收5000到1万元。
“绿地食用菌产业孵化园集科研、生态、产业发展和扶贫就业为一体,规模宏大,管理完善,运营科学,给我们采风团成员留下深刻印象。特别是和扶贫项目的结合,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。”微信公众号“掌上淅川”负责人杨栋参观后颇有感慨。
下午,采风团来到了上集镇关帝村。看到村部屋顶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,现场的每位成员不禁啧啧称奇,感觉走进的不是扶贫点,而是未来的科幻世界。
“刚开始扶贫队要搞光伏扶贫项目,俺是坚决反对的,说啥俺也不同意。可是看到邻居家安装后每月不仅不交电费,电业局还倒找钱,我家也安装了,现在大家都争着要安装光伏板。”关帝村村民张春说。
“关帝村的贫困户孤寡老弱多,大多是因病因缺乏劳动能力致贫,通过传统的产业扶贫等都有很多困难,我们经过反复调研,认为光伏扶贫是最合适这里的。”关帝村扶贫队队长、县委办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赵广奇介绍说,每家利用自己的屋顶安装光伏板,3千瓦就可以年发电3600-4500度,不但解决自家用电问题,村民还可将剩余电力以0.98元的国家扶贫电价卖给国家电网。
在深入调研,并多次与发改、扶贫、电力等相关部门沟通、论证的基础上,综合考虑关帝村日照资源、房屋结构、自然环境等因素,扶贫队采用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模式,优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,余电并入国家电网。目前,已集中36户贫困户,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,装机容量120千瓦,每户年新增收益3600—4000元。此外,还通过发展大棚蔬菜、畜禽养殖,设置护林员、保洁员等公益岗位,政府兜底等途径,帮助全村8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。
为助力淅川县攻坚扶贫,旅游局围绕旅游产业扶贫起草了《2017年旅游扶贫工作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暨2017年旅游扶贫工作台账概要》。旅游扶贫是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的有力举措,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。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,确保圆满完成旅游精准扶贫任务,及早让贫困群众通过旅游产业项目快速脱贫。
在暮色辉映中,一天的扶贫采风活动结束了。尽管行程紧张,不停奔波,但采风团的成员都精神饱满,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,心中是满满的收获。